◆《孔子研究》,《作为接受本文的〈易经〉》(CSSCI), 2011年第5期;
◆《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第17届年会综述》,《开云手机站官方网站入口,开云(中国)学报》(CSSCI),2011年第6期;
◆《周易与时间》,《中国地域文化研究》(韩),2011年总第11辑;
◆《接受美学“中国化”的三十年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2年第2期;
◆《再论〈易传〉的生生之美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,2012年总第34辑;
◆《百年易学范式变革刍议》,《华夏文化论坛》(CSSCI辑刊), 2013年第2期;
◆《论〈隐秀〉的“象外之隐”与易学》,《周易研究》(CSSCI),2014年第1期;
◆《论接受美学的开放性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CSSCI),2014年第3期;
◆《取类感通与心物感应》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(CSSCI扩展), 2014年第6期;
◆Paradigm Los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(《易学范式的迷失》),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(《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》), Sept. 2014;
◆《符号“竹林七贤”》【译】,《美与时代》,2015年第7期;
◆《诗化的人生,诗化的文论——宗白华与他的文论历程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5年第7期;
◆《朱光潜的文论历程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6年第8期;
◆《系史编研与当代中国的文化战略》,《光明日报·理论版》, 2016年12月7日;
◆《“言、象、意”的本文层次观与中国接受美学本文批评的建构》,《文化与诗学》(CSSCI辑刊),2015年第1辑(2017年11月出版);
◆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史略(1902-1949)》,《励耘学刊》(CSSCI辑刊),2019年6月;
◆《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——以普利茅斯大学本科导师制为例》,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》,2019年第7期;
◆《先秦易学阐释“共同体”对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范式意义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9年第7期;
◆《“畅”与“和”:〈周易〉与先秦乐舞思想交会的两维度》,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(CSSCI),2020年第2期;
◆The Yijing As A Receptive Text,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《国际比较文学》(中英文),2020年8月;
◆《论春秋“士易学”的阐释范式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CSSCI),2021年第10期。
◆《吉本芭娜娜〈哀愁的预感〉的创伤叙事探究》,《名作欣赏》,2022年第6期。
◆《在身体美学与“象思维”之间:论先秦集体舞蹈的易学阐释维度》,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(CSSCI),2022年第4期。
◆《从“卜史易”到“士易学”再到 “儒门易”——先秦易学阐释分期断代刍议》,《学术研究》(CSSCI),2022年第5期。
◆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混合式双语课程教学策略改革探析》,《长春市教育学院学报》,2022年第6期。
◆《先秦易学的“公共阐释”——兼论从春秋“士易学”到“儒门易” 的演变》,《开云手机站官方网站入口,开云(中国)社会科学学报》(CSSCI),2023年第1期。
◆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文和师范教育(1902—1949)》,《长春市教育学院学报》,2023年第4期。
◆《我是谁——〈达洛卫夫人〉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探析》,《华夏文化论坛》(CSSCI辑刊),2023年第二辑;
◆《论〈聊斋志异〉医学叙事中的人文精神》,《中医药历史与文化》,2023年第一辑;
◆Meaning beyond Images in the Yinxiu Chapter in Wenxin diaolong: With Zhouyi as a Major Reference,Comparative Literature & World Literature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》(英文),2023年第二辑;